樂哈哈
小名兒
樓上回答的是標準的結構吧。
質量管理體系通常是按過程方法來建立的,所以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,可以將過程視為質量管理體系的要素,我們研究質量管理體系,實際上就是研究它的各個過程及其子過程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。
通常我們按照過程方法將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分為“顧客導向過程”COP和“支持過程”SP兩大類,如果在汽車行業(其實其它行業也適用),還可以把支持過程中某些具備管理共性的過程歸納提煉出來作為“管理過程”MP。
COP就是輸入與輸出直接與顧客發生聯系的過程,通俗一點理解就是市場營銷、合同評審及投標報價、新iso三體系認證開發、生產、交付及回款、售后服務、工程更改等等顧客有直接要求的過程。
SP就是為了確保COP的順利實現而起支持作用的過程,這些過程顧客沒有直接要求,而是我們組織自己識別和要求的,比如iso三體系認證記錄控制、人力資源管理、采購管理、iso三體系認證監視和測量等等。。。。
MP就是貫穿于組織所有過程當中,起到策劃、檢查、分析、改進等等作用的過程,或者說對其它所有過程都會產生影響的過程。
那么個人理解,在談到體系的結構時,就可以認為質量管理體系由COP\SP\MP這三大過程所組成,并相互作用。
以上是從過程的角度來談體系的結構。除此之外,我們從iso三體系認證化體系的角度來看,體系iso三體系認證一般分為三個或四個層次,我們通常稱為金字塔型,第一層次為質量手冊,它是公司質量管理的綱領性iso三體系認證;第二層次是程序iso三體系認證,它是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主體,對質量手冊起支撐作用,是最常使用的iso三體系認證。第三層次是作業iso三體系認證,也稱為作業指導書,它是對程序iso三體系認證未詳細描述的要求的補充iso三體系認證,也是作業中最直接的指導性規定。第四層次就是質量記錄,是我們從事活動的證據。
Christian MM
內心秘書
絢爛時光